导读
免费这件事本身不就是在“低估”医生的价值吗?
来源:医脉通作者:亦一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作为一名医生,你是否愿意把自己的私人电话公诸于世?
近日,医院发了这样一篇文章——《医院服务患者的最大诚意之一,是把专家的手机号告诉你》,正文写到:
图源:网页截图
医院的外围墙,可能是我省医疗行业最独特的外墙了:国内省内知名专家的简介、手机号赫然在列,你只要有需要,就可第一时间拨通他们的电话。
这还不够。万一你的生活圈不在这个区域呢?万一你不是本地人呢?医院订阅号中的名医连线,只要你点开,多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家(临床和医技)的手机号和病区电话尽收眼底。我省甚至国内百姓坐在家中就能与专家直接连线,如此便捷的方式,在全省可谓独树一帜。
小编进该院订阅号查看,果然诚不欺我,每个专家介绍后面都附有“联系电话”。
图源:网页截图
对于这一波操作,不知大家作何感想,反正是把小编看呆的程度:什么时候医患之间需要医生“贡献”出自己的私人电话来表达“诚意”?
“诚意”一词真是耐人寻味啊!
再者,医院此举合适吗?
从医院、医生、患者三个角度分析,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两家欢喜:患者、医院
从患者的角度而言,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就医感受:繁琐、费时、麻烦。
如果此时直接有个专家级别的电话摆在你面前,让你免掉坐车、挂号、排队的时间,我想任谁都是求之不得的。
另外一些突发急症、地域距离因素等等,一通专家电话无疑是抓住了活的希望。就好比医院发文中举例说到,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因静脉曲张严重,站立困难,胸闷难受,医院检查无果。无奈之下她打通了之前住院过的医院心内科主任的电话,主任的一顿分析后,找到了病因,老奶奶也幸免于难。事后,老奶奶说:“当时不给你打电话,我这条命就没了!”
无疑,这是一通电话最有价值的体现,因为它挽救了一个性命。而这份价值,小编想,应该也是该院决定把专家医生的电话公诸于世的初衷之一。
再者,结合该院本身的特色——作为医院,病人一般病情凶险,此时若能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有时候确实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这个决定本身之于病人而言,百利而无一害。甚至于远在湖北的小编都有点眼馋:啊,医院能不能跟着“卷”起来?
从医院的角度来讲,这是不会亏本的买卖!
医院是打着“更好服务患者”的旗号,但是其背后的目的不排除是为了吸纳更多的病源。
自负盈亏的当下,医院要运行,医生要吃饭,这一点很好理解。而且该院自己也提到:把手机号给患者,不过是为了生存。这话对!
因此,在这样一波专家医生的号码轰炸下,该院的病源应该会有一个明显增长。
可是,夹在中间的医生有点emo!
一家愁:医生
小编想,这个方案实行之前,应该有不少医生持反对意见。
因为在很多平台都有过类似的话题讨论,下面评论区的医生真是肉眼可见的拒绝啊。
为何?
小编就问三个问题,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1.公布电话之后,医生还能下班吗?
2.医生电话接诊,出了问题谁负责?
3.实行电话问诊,医生的价值是否会进一步被低估?
这不是危言耸听,都是血泪教训。
像上文所讲的,一通电话拯救了老奶奶的性命,这是一通电话的高光时刻,但是它鸡零狗碎的又像极了人生,大多时候都是一地鸡毛。
年,武汉医院在其宣传册显著位置向广大患者公布了所有临床科室主任的私人手机号码,供患者随时拨打联系,当时此举也引来一些争议。
图源:网络
该院一位科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我的电话24小时开机,总有少数患者在深更半夜里打电话来咨询。”对此,妻子有时也会抱怨“怎么这么晚了还有病人找你。”
此外多位科室主任反映到,最怕接到陌生患者直接打电话来咨询病情,只能耐医院挂号看病。另外可能很多医生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个陌生电话打来,上来就说我是你几个月前开刀的xxx,你不记得我了?因此,电话沟通考验的不仅仅是专业能力,也有交际能力啊。如果一个不小心给得罪了,反手得吃一个投诉。
然而还有更奇葩的:
年,据知名自媒体
白衣山猫爆料,医院的黄姓医师24小时值班下夜班后,一直忙到下午3点多,回到家里休息时已很累。下午4:20分,一位销售商铺的人(女性),喋喋不休推销“马上会升值的商铺”。黄医师婉拒后就休息了,接下来,电话又打进来,首先质问,黄医师是什么态度?在黄医师多次解释拒绝后,对方依旧没有放弃推销。黄医师忍无可忍,说了一句“骗子,谁信你啊?”对方回复:“你不要太嚣张,我知道你是医院的黄X,我有一万种方法可以整死你,不信你等着。”随后,该女子以《医院再不敢去看病了》为题,在当地论坛发帖,医院和黄医生。
图源:
白衣山猫这可以称之为无妄之灾,然而医生本身是被动的,是无奈的。
在如今这样的大环境下,医生本身的休息时间就很少,如果在本该休息的时间不能“下班”,这可能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状态,不利于医疗安全。
我们再来聊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医生电话接诊,出了问题谁负责?
可以说,没出事,大家都好;出了事,医生兜着。
那位留下遗书《一个医生的血泪书》之后自杀的张娟医生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而这起悲剧起因就是一个电话。
张娟是一名儿科医生。某天晚上9点左右,她接到了一位患儿家属打来的电话,原来是自己曾经负责过的一名婴儿,烧到了40℃。
通过电话询问后,她从家属那里了解到婴儿吃奶良好,无异常症状,考虑到家属也称曾带其坐公共汽车,包被可能比较严实,于是她告诉家属可以口服点退热药,并叮嘱他们要密切观察患儿情况,喝药半个小时后再给她打电话。
但一整夜过去了,她再也没有接到电话。
第二天上午,家属将医院进行治疗,在9点半左右,婴儿停止了呼吸。家属认为是她医院治疗,而造成了死亡。于次日上午,家属到她所在科室大闹,进行追打和辱骂,并提出索赔15万元。
由于不堪忍受家属的侮辱和高额索赔,在几天后的下午3点左右,她留下遗书后,在家中服下了粒毒性很大的强心药“地高辛”……
这是一个太过悲痛沉重的故事,以至于我们不敢再听闻此类事件。不过,在这么多前车之鉴面对,医院是否做好各项预案措施?
最后来说一下医生的价值是否会进一步被低估这件事。
可以说,这个事是肯定的。
现如今,在线付费咨询平台非常方便,可再方便的东西都比不上免费的“香”了。而免费这件事本身不就是在“低估”医生的价值吗?
私以为,所有的职业应该都遵循”劳有所得“的原则,如果连这个下限都无止境的去突破,那就不妥了。
另外,医院本身如果也是在一味强调医生要无私奉献,那其他人道德绑架起来是不是就更理所应当了?
难道真的可以为了生存问题,连“吃相”都不顾了?
再说回这件事:小编与许多网友一样认为:留电话的主动权应该在医生,不应该“一刀切”地公之于众,否则在没有风险评估之下去面对各种未知,确实容易出现问题。
最后,设想一下,医院都按照这个风潮“卷”起来,如果有一天对外公布电话成了医生义务,那将有多可怕。
责编|亦一苏沐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精彩回顾
?日薪上千招聘核酸采样员!医生“酸”了:凭啥我们免费?网友唱衰:疫情还会结束吗?
?核酸检测要分男、女?网友:有点科学……
?人死可以复生吗?最新研究让死后的眼睛恢复感光和神经交流
?警惕!不明病因儿童肝炎病例异常增多
医脉3分钟
?戳这里,更有料!
医脉通med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