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枯水季节的到来,水位的下降。江中巨大的石头露出了水面,由于酷似乌龟。人们称他为“乌龟石”,引来了无数人群的围观。成为了新的网红景点打卡地。前段时间来游玩的人太多了,为了不出现安全问题,还进行了管制。可见它的热度很高,又让网红重庆上了一波热搜。这就是位于南滨路龙门浩江边,东水门大桥下的乌龟石。乌龟的头、眼睛、四肢都栩栩如生。形、神都非常相似。再配上湍急的江水,东水门大桥,来福士的背景。是不是很美美的感觉。也难怪有那么多人来打卡。乌龟石的后面。还雕刻的有佛像。还有人前来祈求平安。旁边刻有“龙门皓月”这4个大字。说到这里就要说一说这里的历史。在古代这里就有人雕刻“龙门”二字,由于这里有一道石梁被分成了两边,就形成了一条沟,当地人把沟称之为“浩”,才渐渐有了龙门浩的叫法。龙门浩地区的江水湍急,石梁又将这里的江水劈成两半,因此这里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远远望去,这里看上去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月亮。清代时期,居住在重庆的人便将这种奇观称之为“龙门浩月”,是巴渝十二景之一。虽然龙门浩月的牌匾依旧,但是那也是后人在东水门大桥修筑之后雕刻,实际上真正的“龙门”二字早已经不见踪影。也有人把这里称为“呼归石”或“夫归石”。其实真正的呼归石不在这个地方。而是在位于朝天门水域弹子石和野猫溪中间地带,长米,宽80米,呈椭圆形。部分已被炸毁说到呼归石还有一个传说。传说治水英雄禹治理洪水到了江州(即现在的重庆)。江州涂山上的九尾狐派了她的女奴在路上等候,女孩子就和禹到了涂山,不久他们就结婚,婚后三天,禹就远离家乡去治水。禹去后13年不归,涂山女每天携子江边,终日唤夫归来,日久天长,母子化为江边巨石。于是后人遂称此石为呼归石。这只不过是民间的传说。爆破呼归石现在呼归石已经不存在了。由于这片水域水流紊乱,建国至今,已经发生过5次较大规模的沉船伤亡事件,严重威胁航道安全。再加上三峡蓄水达到米后,朝天门水域有效航道将变宽,“呼归石”成为万吨级船舶进出重庆的障碍。因此,“呼归石”爆破势在必行。在年2月18日17:08分承载着大禹治水美丽神话的“呼归石”,已彻底消没于江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