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野猫 >> 野猫的繁衍 >> 电影年轻女子活出自己,才能拥有自由
电影《年轻女子》在年5月参加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获得最佳长片处女作奖,
导演是法国的蕾欧诺·瑟哈伊。
电影《年轻女子》的海报。《年轻女子》除了Jeunefemme(年轻的女人)的法文片名外,
还有一个片名是MontparnasseBienvenüe,
意即蒙帕纳斯的一个地铁站。
蒙帕纳斯Montparnasse,
是二十世纪初法国艺术家聚集的地点,
他们多数过着波西米亚式生活,
艺术家们的互助社会。
波希米亚式生活方式是一个文化术语,是流浪、自由的代名词。
赫本的自由发挥成了经典
我很喜欢年的电影《甜姐儿》,
尤其是奥黛丽·赫本的表演,
喜怒哀乐的各种表情便足够让人随之起伏,
甚至动人到电影落幕后觉得令人动心,
并会对古典好莱坞电影产生热爱,
进而忽略了电影的呆板印象,
让人完全崇拜电影中明星那神话般的魅力,
而赫本的脸成为甜姐儿、电影世界、好莱坞的经典标记。
《甜姐儿》中有一段描述波西米亚生活的有趣片段,
弗雷德·阿斯泰尔饰演的摄影师走入酒吧,
马上有位女子主动对他说:“吉吉(Gigi)想要跳舞。”
他问:“谁是吉吉?”
女子说:“我是吉吉。”
“以后有空吧,我只是经过酒吧来接送夫人跟小孩的。”
还有另一段,
正当弗雷德找到奥黛丽·赫本饰演的书店员的时候,
她正在跟一群法国人讨论形而上学,
一位女子咪咪(Mimi)跑到弗雷德身旁,
邀请他一起跳舞,
但他拒绝了她。
奥黛丽·赫本说:“拒绝跟咪咪跳舞是非常无礼的行为。”
弗雷德说:“我来自一个‘男人邀请女孩’的地方。”
“你绝对来自石器时代,我们在这里的思考很自由自在。假如一位女孩想要跟男人跳舞,就直接问他。我们并没有被守旧过时的社会传统制约。”
“我可以理解。但你有邀请男人跟你跳舞吗?”他微微挑衅地反问。
赫本看了激怒她的摄影师一眼,
带着一丝小脾气回应摄影师。
“该是时候让你了解,跳舞只是一种形式的表达或解放。关于跳舞,根本不需要正式或淘气的解释。事实上是,我现在非常想要表达自己,而且我绝对能!”
然后,赫本开始用自我解放的方式去跳舞,
而且是带着前卫、可爱和俏皮的方式。
赫本这一段不受束缚、自由发挥的跳舞,成了《甜姐儿》的经典表演之一。
如果女主角活成‘淑女’,还有活泼、可爱的个性吗?
文森特·明柰利有一部歌舞电影,
片名就叫做《金粉世界》(Gigi,),
改编自法国小说家Colette的同名小说《Gigi》(),
而赫本为了拍《甜姐儿》而没接拍《Gigi》,
虽然只是纯属巧合,
但我想“Gigi”之名大概只是很常见的昵称,
如Cricri、Gigi、Kiki、Lili、Mimi等等。
《金粉世界》是一部‘超’有产阶级的爱情故事。
女主角莱斯利·卡伦饰演一个从未有过爱情、
尚未打入成人世界、
个性粗枝大叶的女孩Gigi,
而她被奶奶跟姨母不停教育成一位‘淑女’。
而路易斯·乔丹饰演的男主角加斯东则是一位资产丰厚的花花公子,
他一直认为社交世界都很无趣,
在结束一段感情后,
正巧从女孩Gigi身上找到活力,
他们内心百感交集,
既承认相爱着彼此,
又无法面对旁人的眼光和耳语而焦虑,
因为男主角是派对动物、花花公子。
而Gigi最后成了一位上流社会的美娇娘,
典型的好莱坞女神。
我现在来看这其实有点无趣、过于花俏。
但电影的前半段,
女主角的活泼、可爱确实是电影最好的部分,
剩下的都是陈旧庸俗。
可是如果女主角Gigi被教育成了一位‘淑女’,那么她还能有活泼、可爱的个性吗?
很多电影讲述的自由大都围绕在‘男性’身上
文森特·明柰利的另一部电影《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的角色设定
跟亨利·穆杰的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情景》雷同。
在亨利·穆杰的这部本小说中,
也有一位男主角的女友叫做‘咪咪’(Mimi)。
而且我很喜欢阿基·考里斯马基编导的电影版本《波西米亚生活》。
‘波西米亚人’是指一群富有创作理念的艺术分子,
但他们时常跟有钱的人借钱、借房子、借食物等等,
他们互相帮助彼此的穷困,
是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人,
拥有丰富的自由。
在《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情景》,
或电影《波西米亚生活》及续集《勒阿弗尔》,
故事大致上是这样的:
一群自称是‘艺术家’的人,
有作家、钢琴师、画家,
他们因缘际会在一间小公寓见面,
但三个人都很穷,
他们都有志通过自己的艺术品来赚钱并获得名声,
而且最后他们竟也梦想成真了。
艺术家们都有女友,
她们有时可以陪男友过穷日子,
但受不了贫穷就会自己离开,
到有钱人家那里去享受,
男女双方大多数过着分分合合、有时快乐有时悲伤的日子。
但以上的故事都围绕在“男性艺术家”身上,
对女性的塑造就如同可有可无的附属品,
相对于住在小公寓的男艺术家们,
女友反而是居无定所。
《年轻女子》讲的是女性,但只是附属品
利蒂希亚在《年轻女子》饰女主角宝拉。而电影《年轻女子》讲述的是女性的故事,
其中,利蒂希亚·多施完美地诠释一位现代版的波西米亚人宝拉,
她的演技和表演会让人因为笑点或是动人之处而落泪,
尤其给予孤独的人以极大的正能量。
宝拉的男友是摄影师,
也许起初认识他时,宝拉还是二十岁的学生,
男友欣赏她的美貌与年轻,拍照做艺术品,
并且照顾她、爱护她,就好像是在收养她。
宝拉跟他谈恋爱时,他还没有名气,
但宝拉三十岁后,如同电影里头那样,摄影师成名了,
有了节目采访、地铁上有了他的摄影展览广告,
但这个男友摄影师却放弃了宝拉,
拍照的对象不再是宝拉,
而宝拉就像那只母猫一样,
被丢在外头,开始流浪,居无定所。
宝拉时常带着那只不属于她的家猫,
就如同将内在的欲求与情感寄托在这只猫身上,
想要跟这只猫一样,
有人爱她、找她,
有人会负责她、给她住所。
电影中的宝拉只是男友的附属品,根本活得不像自己,也不可能有自由;一旦被抛弃(自由了),就会像猫一样居无定所。
电影中,女人时常被(男性)赋予猫或猫科动物的形象
女人时常被(男性)赋予猫或猫科动物的形象。
法国作家埃德加·莫兰的著作《电影明星们》中
提到碧姬·芭铎的脸上略带几分猫的神情,
既是性感,也是孩子气,
多数人也视她为‘性感小野猫’的代表。
而其他的,
比如葛丽泰·嘉宝则被形容为好莱坞的狮身女神。
葛丽泰·嘉宝。在许多电影中,
时常将‘豹纹’大衣披在权贵的女性身上,
表现她们的强势和性感。
罗兰·巴特在其书《神话学》中有篇文章写‘嘉宝的脸蛋’中,
提到‘女人是小猫’,
书中也写到奥黛丽·赫本的脸蛋。
年有部电影叫《豹族》,
由法国籍导演雅克·图尔尼尔执导,
或是年保罗·施拉德导演的电影《豹妹》,
由德国女神娜塔莎·金斯基主演。
《豹族》通过一段婚姻的成败,
呈现男女之别,
特别是片中女人的迷信、忌妒与敏感,
把来自外国的女主角(西蒙娜·西蒙饰)形象结合成一只‘黑豹’,
关在动物园的黑豹也显示着禁忌、被限制的灵魂;
而电影《豹妹》的整体很糟糕,
但它有人兽一体的怪异魅力,
尤其电影配以大量的吉奥吉.莫罗德的电子音乐,
还让娜塔莎·金斯的正面一丝不挂给呈现出来,
这部邪典电影到底是猫人之恋,
还是人猫残杀记呢?
整片看下来还挺有风趣的。
《豹族》和《豹妹》都集危险、欲望、性感、异国于女人一身,
不是让男人却步就是沉沦,
又或是探究所谓性爱的唤醒、异国迷思的破除,
但《豹族》比《豹妹》好得太多了。
女主角皆来自外国,
西蒙娜·西蒙来自法国,
娜塔莎·金斯基来自德国。
我非常喜欢大卫·鲍威唱的《豹妹》主题歌《PuttingOutFire》,
在昆汀·塔伦蒂诺的《无耻混蛋》中,
梅拉尼·罗兰饰演一位逃离纳粹屠杀的犹太小孩;
因缘际会中被一位年轻的纳粹狙击手爱上,
并被指定成为播放纳粹爱国电影的播映员;
她借此烧了电影院,
报了弑亲之仇。
而这首歌配上梅拉尼·罗兰一身红装,
在窗边的凝视之景,
迷人、性感、充满血债血偿的渴求,
成为我心中历久弥新的经典。
同样的,相对于男性而言,
《豹妹》涉及‘女性’的成分较大,
她们集危险、欲望、性感、异国、金发、尊爵于一身,
让男人欲火焚身,体温愈来愈高,
如同准备变形的过程,
而如果只是拿着汽油火上加油,
只会愈烧愈旺,一发不可收拾。
但《年轻女子》的主题曲却是CarteContact的《LikeaDog》,
内容唱着一种‘要人接招’的精神,
就如同一只大狗跑向主人讨拍的样子。
这猫和狗这两种动物,是完全不同的个性。
如果亲近人的是狗狗,
一般会往人身上扑过去,
你的双手就会握住它的前肢,
想跟你做朋友;
如果亲近人的是猫咪,
一般会在你身上用肉肉的侧腹磨蹭许久,
宛如诱惑你要安慰它。
这里很明显可以看出
我对两种亲近人类的动物观察与用语,
你会比较喜欢哪一方?
或是换一种种问法:你会怕哪一方?
猫的法文‘chat’,是柔媚、温顺的。
狗的法文‘chien’,通常是用来骂人的,而且有依附人的意思。
在猫的形象下,不管是用来形容外貌,还是形容它的个性,通常这个眼光是来自‘男性’身上。
只有活出自己,才能拥有自由
电影中的宝拉不像猫系女子,
她的个性粗鲁、大大咧咧、口无遮拦,
向来无礼或是活泼过头,
就如同开场撞破头的样子,
或是在外头大吼大叫要求男友开门,
而换来的是被人吼“住口”;
她性感吗?
在旅馆时,
老板进门只看见全裸的她,
身上还有没冲掉的泡沫,
却只见一个裸女躺在床上看电视吃吐司,
说着猫咪罐头的冷笑话;
对着女同志裸露上身,表现谢意。
这些在别人的眼里只是一时疯癫的表现。
1.向往别人,自己就会活得一塌糊涂
宝拉向往的是一种优雅、标致、高贵的气质,
她羡慕着有薪水有理想的母亲
或是姿态举止轻柔优雅的女医生,
在她眼中的美好人物都是她所渴望的,
而她自己却活得一塌糊涂。
2.扼杀了自己的个性,只会受到别人的轻蔑
拥有利蒂希亚·多施的眼睛就是双色瞳,
基因的独特并非只在眼瞳的色彩,
而是全身拥有的独特,
心脏的韵律,
血液的灌输,
呼吸的调性,
口吻的缓冲,
都是独一无二。
宝拉却把自己所拥有独特的个性给扼杀了,
而去模仿艾米·怀恩豪斯,
别人会对她蹩脚的戏仿露出一笑,
而自己却只见到别人的轻蔑。
放手,才能拥有世界。
对于旧爱,不要也罢。
紧紧地抓着,结果什么也没抓住。
3.只有活得像自己,才能拥有自由
模仿别人,只会让自己受到束缚。
而电影的最后留下了宝拉的冷漠,
关起了窗,整理了家当,
我想才是真正自由人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