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野猫 >> 野猫的繁衍 >> 我们缺了什么,等你进了养老院就知道了
有个旧闻,养老院旁边是幼儿园。每天上下学,幼儿园门口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而隔壁的老人们就扒着铁门朝外张望,在他们身后除了偶尔经过的护工,就只有三两只驻足的野猫。于是未来的光明与结局的晦暗在每天上午和下午的固定时间相遇了。
我不是批判年轻人对老人的漠视,也无需责备养老院的冷漠。
我只是说一些机构过于强调其功能属性,忽视了基本的人性,从制度和管理上都是野蛮粗暴的。养老院的铁门是出于管理上的必要,这点无可指责。封闭的铁门守护了老人的安全,减少了院方的管理成本,但幼儿园里的欣欣向荣,父母们的焦急等待,都刺激着老人们孤独的内心。而这样的事,几乎每天重复上演,仿佛是都市传说里对于自杀者的无尽惩戒。
老奶奶喊“我要回家”,可她已经没了妈妈,这是网络上的一句戏言。没有妈妈也可以有儿女,有孙子孙女。在世上总有某个亲人在她心里值得去依靠。
我们固然知道陪伴的重要,然而在当今这个时代的特定阶段,过分强调陪伴也的确会加重了一部分年轻人的负担。有需必有求,否则不会出现养老院这样的社会机构。
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当老龄化成为一个社会必须面对的事实时,怎么去改进养老机制,改革养老机构,或者直说吧,把老人当作社会的一份子而不是消耗品?
年,好莱坞制作人埃文·布里克斯将镜头拍摄了时长5分钟的纪录片《现在完成时》。美国西雅图的一家代际中心(IntergenerationalLearningCenter),老人和孩子被安置在了一起。有个叫Max的男孩教一名叫做John的老人喊出自己的名字,尽管john一遍遍叫错,但MAX不厌其烦地教了一遍又一遍。
孩子们围绕在老人周围,好奇地抚摸着她们满是皱纹的手背。他们在老人面前唱歌跳舞,老人们则给孩子们制作简单的食物。一周五天时间的相处,让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绽放出生命原本的色彩。
一位老人动容地说:“你知道能够关心别人、得到别人的关爱,是何其令人感动吗?”
隔代亲似乎是人类的天性,实则是这些幼稚天真的灵魂里没有太多的功利主义。孩子们不会去嫌弃一张老去的面孔,不会去想逗笑一个即将永别的朋友值得还是不值得。是的,在中国,老人的问题是孤独,而孤独的背后就是功利主义,老人无用论。
可喜的是,中国已经开始重视并试点一些新型养老模式,比如把幼儿园开进养老院的,“老幼同养”。我们满心欢喜地以为能复刻纪录片里种种温馨的场景。
然而在武昌路幼儿园,当初的名学生在家长的反对下大批转学的情景,依然让校长心有余悸。在一个连葬礼都要让孩子回避的习俗里,死亡是沉重的。
是的,我们忽视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东西,关于生命本身。
国外很多老幼同养机构会在老人过世后,引导孩子们去遗体前做最后的告别。生命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门必修课。
他们明白完整的生命是由开始至终点的全程,而不是一段又一段蒙太奇,更不是一个老人扒着铁门,挤出“我要回家”的特写。
所以在养老潮来临之前,我们力所能及的可能正是这一门被忽视,淡忘,甚至刻意回避的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而生命教育的敌人正是猖獗资本带来的功利主义。我相信我们政府正在做的,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期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