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猫

盯着猫看久了,人为什么会感到害怕

发布时间:2023/5/11 17:02:16   

朋友新养了一只孟加拉猫,像很多人一样,对待新到家的猫主子“又爱又恨”,猫咪乖巧地卧在人怀里时,堪称万物美好,一爪子打破窗台上的花瓶时,又怒从中来。朋友一直有个疑问,虽然养了多年的猫,但是盯着猫的脸看久了还是会觉得心里怕怕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信这种对猫的恐惧感不是个例,毕竟猫的很多行为与狗比起来,好像更加难以理解,狗往往会像人一样,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因此也常常看似很激动,而猫则像个难以捉摸的对象,丝毫不喜形于色,这可能是产生恐惧感的第一个原因。科学研究显示狗能够“读懂”人类的表情,并据此作出回应,以产生一种互动式的交流;但是猫呢,别说是观察人类的表情了,它们很有可能根本没把人类“放在眼里”,或许人对它们来说只是一只不会捕猎的大猫、玩具,亦或者室友,它们足够独立,也就没必要讨好人类。

看猫久了会害怕的第二个原因,源自眉眼。还是与狗进行对比,我们知道狗与人类相处的过程中,出现了“幼态延续”的特征,成长的同时保留足以激起人类保护欲的幼年特征,还时不时利用“低眉顺眼”来表示友好。反观猫咪,可以说是微缩版的“吊睛白额大虫”。这主要是由于狗在演化过程中,拥有了像人类一样可以抬高眉毛的肌肉,但是猫却没有,这就限制了猫咪眼部的变化,也就会显得充满敌意,而猫与猫的对视甚至会导致一场搏斗。

相比之下,猫的情绪更多表现在它们的尾巴、耳朵等身体部位上,而且对于它们来说,只有自身处在完全放松且安全的情况下,才会去释放信号尝试交流;对于人类来说,要想读懂这些信号并不容易,除非是那些从小开始养(大约六周到八周开始饲养),社交能力以及与人类的互动性都相对较强的猫咪,才能与主人维持一种友好的亲密关系。

猫会让人产生恐惧感的第三个原因,是猫的狩猎本能。人类驯化猫和狗的历史都超过了1万年,但是与狗相比,人类养猫更像是给猫换了个生活环境而已,因为即便是家猫,它们也依旧像祖先一样保持着捕猎的本能,随时准备着扑向猎物。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猫比狗更加“记仇”,这其实也是因为猫由于要进行捕猎,所以会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强化记忆,这种短期记忆往往能够达到数十个小时,但是狗的短期记忆可能只能维持几分钟,因此在主人“教训”了猫咪后,它可能会默默记下并酝酿敌意。

事实上从一开始,猫狗和人类的关系就完全是两种模式,在狩猎采集阶段,狗是“狩猎队”的成员,人和狗像是合作伙伴,成功捕获猎物对于二者来说都能分得一口食物。当人类定居发展起农业生产后,狗继续维持着自己在人类家庭中的作用,一方面看家护院,另一方面也“寄居”于此,吃喝不愁;但是猫就有所不同,日益娴熟的农业生产技能让人类的粮食有了剩余,就需要进行储存,这势必会吸引老鼠的光临,因此野猫并不是被人类吸引,而是被人类谷仓中的老鼠诱惑而来,人类甚至不需要专门对野猫进行喂养就和猫产生了交集,随后才发展成了宠物。

时至今日,猫和狗依旧是宠物界的两巨头,科学家做过一个简单但有趣的实验,它们通过观察监控录像,对比了主人不在家时猫狗的状态,结果发现狗在主人离开后会表现出与人类幼儿近似的焦虑,而猫我行我素、自得其乐。或许可以这样说,养狗是一种人与动物的互相陪伴,而养猫则是人类在寻求陪伴而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4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