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野猫 >> 野猫生活环境 >> 看着女儿的眼泪,我有种无力感我给不了她最
作为一个育儿作者,已经在头条多天了。
进入育儿领域,是因为五年前,我对7岁的儿子束手无策,完全不知如何管教这个频繁说“不”和喜欢大哭大闹的“坏”小子。同时,厌烦于自己反复发脾气,所以,走进了“正面管教”和“非暴力沟通”的课堂。
五年过去了,儿子现在12岁。
五年的学习和转化,让我收获良多。不但改善了亲子关系,而且一直在和两个孩子共同成长。
以前,学到一知半解的时候,只知道孩子有问题一定有父母的责任。后来,慢慢地意识到,很多父母也需要关爱和理解。
比如:
父母自身就处于欠缺“爱”的状态,根本没有办法给出孩子“爱”。
父母没有发散性思维,不懂感恩、合作或沟通,不具备基本的人生技能,自然也教不会孩子学会这些。
不是父母故意去伤害孩子,而是父母没有能力正确地爱。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父母。
我虽然一直在成长和进步,但也有我自身的局限性。
重点就在于:我们是否能认识到这个局限性,坦诚地对孩子说出来,然后把那个“发展的无限性”还给孩子?
路遇生病小猫周六,带着女儿沿着河边散步,走到一个十几层的台阶处,看到一只小猫咪卧在那里。女儿很开心,悄悄走过去想看看它。
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这是一只病了的小猫。瘦弱的身体,微微发颤,眼睛睁不开,在那里静静地卧着,偶尔因为听到声音才转一转它的头。
我说:“玥玥,它生病了。你别碰它。”
我不知道这个猫是野猫还是家猫,第一反应就是它身上或许有病菌,要保护孩子不被传染。
这时,又有两个散步的人过来了,一看这个小猫也停住了脚步。
一个人在那里感慨:“这小猫真可怜!估计是有人养的,然后不愿意养了,给扔了出来。这种最难受了,小猫都失去了独自生存的能力。”
另一个人从兜里掏出一些狗粮,递到了小猫旁边,说:“小可怜,快吃两口吧,都瘦成这样了。吃两口,才能多活几天。”
小猫知道有人表达善意了,发出了很微弱的两声“喵喵”的叫声。
因为我的拒绝,女儿哭了那两个人走了,玥玥还蹲在小猫旁边,她通过那两个人的话知道情况挺严重的,满脸的心疼。
我静静地在那里陪着她。
过了一会儿,她站起来对我说:“妈妈,医院吧。”
我第一反应就是“不行”。
我记得同理她的感受:“玥玥,妈妈知道你很善良,心疼它,想治好它。妈妈看着它这样,心里也挺难受的。”
可是,理解归理解,做法归做法。
我认真地对她说:“玥玥,妈妈承担不了这个责任。这件事,妈妈做不来。我们走吧。”
女儿“哇”的一声就哭了,眼泪啪啪往下掉。
她说:“它生病了,这么可怜,医院治病,它会死的……”
我也知道它可怜,也知道应该多发善心。可是,我真的做不到。
我给女儿讲了很多道理,比如:
“我们家太小,养不了猫。医院,后续治疗谁养它?谁护理它?一只健康的猫我都可能养不活,何况这样的病猫?”
“这就是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法则。就像我们看到的动物世界一样,有生病死掉的,有被天敌吃掉的,也有被人类抓走的……”
“如果我们抱走了它,却不会养它,那就剥夺了别人发现它救治它的机会。”
女儿一路上都很伤心,二十分钟的路程,她没再和我说一句话,一个人默默地走着。
晚上睡觉前,玥玥说:“妈妈,你说那只小猫会死吗?”
我说:“也许会,也许不会。”
玥玥又说:“妈妈,如果咱们家房子大一些,你会救它吗?”
我叹了一口气,说:“玥玥,妈妈在和爸爸结婚之前,只和他确认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婚后要两个孩子,另一件就是家里不能养宠物。如果这两件事爸爸和妈妈的看法不一致,妈妈有可能就不会嫁给爸爸了。这对妈妈来说很重要。妈妈真的很难接受家里有猫啊狗啊这样的事。”
玥玥“哦”了一声。
承认自己的“有限”,将“无限”还给孩子我知道,我上面说的那些理由有多么牵强。与其说是说服玥玥放弃救治小猫,不如说是在给自己洗脑,好让自己没那么愧疚。
我握着玥玥的手,决定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
我说:“玥玥,妈妈是一个普通人。妈妈知道应该爱护小生命,应该救助它们。可是妈妈做不到。妈妈没办法给你做一个好的榜样,对不起。”
玥玥看着我,没说话。但是,我能看出来她有些惊讶。
我又说:“等你长大了,有能力独自照顾它们了,再遇到这种情况,你就可以根据你的心意去做选择,妈妈会理解并支持你的。”
玥玥这才说:“也许,现在已经有人救治它了。”
我说:“也许吧。”
再次回去确认,保留美好希望到了第二天早上,玥玥吃完早饭对我说:“妈妈,我们去河边看看吧,看看那只小猫还在不在?”
于是,我陪她又去了那个河边。
小猫不在了,狗粮也不在了。
玥玥笑着说:“妈妈,肯定是有人救了它,是吧?”
我说:“嗯,可能是吧。”
她说:“一定是的。它得救了,真好。”
我在想,如此善良的小女孩,却遇到了我这样一个妈妈。我给她做出来的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更不是一个好的榜样。
如果换成其他妈妈,医院了,然后将它带回家和孩子一起养着它。让孩子通过这件事,明白“善良”是什么,“责任”是什么。
可是我,什么都没做到。
但是,你若问我后悔吗?
我会说:我会遗憾,但不后悔。
因为我知道,我确实只是个普通人,我暂时承担不了救它的那份责任。
也许,数年以后我能做到救治它们。但现在如果时间倒流到三天前,我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我是个普通人,普通妈妈。
我深深地明白这一点,我不会奢求孩子做到我无法做到的事情,也不会强求孩子认同或接受我做出来的并不怎么正确的行为。
对这件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