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野猫 >> 野猫的天敌 >> 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24岁迎娶白富美
年库管为您推荐的
第33期人物推送
本文共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你这个可怜的王八蛋。(Youpoorson-of-a-bitch.)”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杰·盖茨比生前住在城堡一样的别墅里,每天晚上都有商界、政界、娱乐圈的各个名流来到他家夜夜笙歌、推杯换盏,但他死后前来参加葬礼的人却寥寥无几。
一个朋友在盖茨比的棺材前说了句:Youpoorson-of-a-bitch.
作者菲茨杰拉德大概没想到,当多年后他因心脏病突然离世,会有人在他的墓前说出同样的话。
盖茨比的一生是被女人支配的一生,他所有的自卑和荣耀皆来自他所爱的女人“黛西”,最后也死在对爱情的美好期待中。
其实,盖茨比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作者菲茨杰拉德本人,他的生命中不仅也有一个“黛西”,还终生被女人所累。
一身才气,因女人而成就,也因女人而毁灭。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
年,18岁的菲茨杰拉德和16岁的姞内瓦在一次新年聚会上相识。
姞内瓦出生于一个等级森严的豪富家庭,在她的家族,每一代只有最美丽的女子才能被命名为姞内瓦。
姞内瓦·金--
当时的菲茨杰拉德只是一个穷学生,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但他俊俏的外表和满腹的学识吸引了姞内瓦的注意。
他们跳了一整晚的舞,此后还保持了长达两年多的通信。
菲茨杰拉德年出生于明尼苏达州一个家道衰落的小商人家庭,这里地广人稀、经济相对落后。
但菲茨杰拉德是那种相貌俊秀、天赋突出的孩子,高中毕业后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名校普林斯顿,从荒凉的中西部一跃来到繁荣喧嚣的东部地区。
青少年时期的菲茨杰拉德
作为贵族学校里的平民子弟,菲茨杰拉德在大学时代充分体会了什么叫世态炎凉。
上大学后,他罔顾学业,一心扑在社交上。
他参加最有名的俱乐部,在那里学习每一个“绅士”的姿态和讲话方式。他努力练习口语摆脱乡音,磨练出一口非常标准的“高级”英语。
正因如此,姞内瓦才能有机会在这场富人舞会上认识到他。
相识后的两个人回到各自的学校,开始了漫长的通信生活。
从相遇那天起的两年间,他们共交换了几百封书信。言语间满是对对方的欣赏和无处安放的小暧昧。
但在那个时代,身份地位的差距是不会被俊俏的相貌和绅士的姿态所填补的。
年8月,他应邀来到姞内瓦的家中,那也是他最后一次到她家,因为姞内瓦的父亲毫不客气的对他说:穷小子休想娶富家千金!
这句话终结了这段感情,也给菲茨杰拉德带来了难以磨灭的耻辱。
没过多久,菲茨杰拉德应征入伍参加一战。
又过了几个月,他收到了姞内瓦的婚礼邀请,她要和父亲生意伙伴的儿子结婚了。
在这封信中,丝毫看不出姞内瓦的遗憾和不舍,通篇都是她即将结婚的喜悦。
菲茨杰拉德没有出席,但他却把这份请帖和姞内瓦婚礼当天的剪报粘贴在他的永久收藏簿中。
年版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黛西结婚的剧照
十年后,他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写进了盖茨比的故事中。
盖茨比对自己卑微出身的羞于启齿、盖茨比全身上下散发出的绅士光芒,以及盖茨比对黛西的执着追求和痴痴向往都来源菲茨杰拉德自身最真实的挣扎。
不同的是,书中的黛西对于自己即将到来的婚礼是不情愿的,她是因为盖茨比在战场上生死未卜才被迫结婚。婚礼当天她得知盖茨比还活着,甚至想撕毁婚约。
菲茨杰拉德只是希望,我们的爱若是错误,愿你我没有白白受苦。
尽管我们不能有结局,但哪怕你一点点地不舍和留恋,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年9月4日,姞内瓦·金结婚。
年9月7日,菲茨杰拉德在笔记本上写:“7日,跌入爱情。”
这一次,是和泽尔达。
19岁的泽尔达
泽尔达出身名门,父亲是阿拉巴马州的大法官,母亲也是大家之女,外祖父一支里有好多显赫人物,比《乱世佳人》里的斯嘉丽还要体面。
再加上泽尔达貌美如花,性格又极其开朗,对谁都热情似火。
所以她身边的男孩一抓一大把,抢着要和泽尔达订婚。
泽尔达对每一个订婚请求都“嗯啊啊呀”的答应着,但哪一个都没当回事。
这一年,南下受训的菲茨杰拉德在一个农场的舞会上遇见了这个小野猫一般的女子。
那一刻他立誓:非卿不娶。
泽尔达也答应了他,就像答应其它男孩子一样。
没过多久,一战结束了,菲茨杰拉德回到圣保罗市父母的家里,创作修改他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人间天堂》。
一个来自乡下的穷小子,家世平平,本没有任何机会迎娶权贵家的女子。
但上天帮助了菲茨杰拉德,就像盖茨比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西卵地区的新富豪一样。
菲茨杰拉德与女神泽尔达出现在《人间天堂》的封面上
年3月26日,《人间天堂》第一版大卖,仅三天就销售一空。
3月30日,菲茨杰拉德发电报给泽尔达:“书卖得好,速来纽约。”
4月3日,菲茨杰拉德和泽尔达在纽约著名的圣帕特里克大教堂结婚。
一夜间,菲茨杰拉德功成名就抱得美人归。
泽尔达是家中最小的女儿,从小就是掌上明珠,集万千宠爱。
跟那时候出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大家小姐不同,泽尔达对操持家务一窍不通,唯一拿手的就是花钱。
有一次夫妻俩在欧洲旅行,佣人报假账说一个月用了14公斤黄油。
泽尔达仰着漂亮的小脸问:14公斤是多少,很多吗?
与不知黄油有多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泽尔达对珠宝和美酒的如数家珍。
泽尔达爱芭蕾,如果遇到一双上好的芭蕾舞鞋,一定要一口气囤双才可以。
那个时候菲茨杰拉德在小专栏文章就可以卖到美金,当时一个普通教师的年收入才美金。即便如此,夫妇两个依然入不敷出。
更大的困难开始于年。
在法国创作期间,泽尔达与一个年轻英俊的海军飞行员有了私情。
面对妻子的出轨,菲茨杰拉德选择用谈判挽回了婚姻,但感情已现出裂隙。
再之后,菲茨杰拉德构思十年写出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但当时销量并不好。
村上春树因为《了不起的盖茨比》,把菲茨杰拉德看作自己一生的尺子;
在20世纪末的时候,美国学术界权威评选出这个世纪英语文学Top,《了不起的盖茨比》高居第2位。
但这一切都发生在菲茨杰拉德去世的五六十年之后,他没有看到。
《了不起的盖茨比》初版封面
他当时感受到的是书籍出版不利带来的沮丧感和无力感,是婚姻关系中的郁闷和苦恼,是生活的压力让他喘不过气。
后来,他染上了酗酒。
身体越来越差,小说越来越难产。书店里再难见到他的书,评论家们也对他冷嘲热讽。
菲茨杰拉德酗酒越来越严重,常常彻夜不归,即使在家也总是酩酊大醉。
作为妻子,泽尔达的生活愈来愈空虚无聊,她开始重拾儿时酷爱的芭蕾。
她已经二十七岁了,再也不可能成为职业芭蕾舞演员,可正因为如此她更疯狂地训练自己,每天练舞八小时。
年,高强度的芭蕾舞训练诱发精神崩溃,她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住进了疗养院。
泽尔达曾跳得一身好芭蕾
此后的十几年,菲茨杰拉德为了支付妻子养病的账单,在好莱坞做过编剧、为小专栏写各种各样的小说。
因为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他的另一本著作《夜色温柔》前后写了八年。
每次菲茨杰拉德准备快马加鞭把它写完的时候,泽尔达就犯病了,需要进精神病院。
菲茨杰拉德只好把小说暂时搁置,去写来钱快的小短篇,好支撑自己老婆的医疗费用。
年,因酗酒和写作带来的压力,菲茨杰拉德死于心脏病突发。
菲茨杰拉德生前最高光的时刻就是他出版《人间天堂》、娶了泽尔达之后的那十年。
那之后,《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接连遇冷,妻子出轨、患病,日复一日的催债、读者和出版界的失望包裹着曾经温润如玉的他。
他只能借助酒精逃避这一切,直到去世,他的生活都再也没有那样的辉煌。
菲茨杰拉德的好朋友海明威曾直言不讳的表示: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是被女人毁掉的。
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
姞内瓦的抛弃让他卑微到顶点,娶到泽尔达似乎是他对“穷小子不能娶富家千金”的反抗,但最终也是这“反抗”毁了他。
可是如果没有姞内瓦,盖茨比不会有黛西;
泽尔达虽然性格泼辣,却对文学有着出奇的敏感,无形中也在菲茨杰拉德的创作过程中给了他很多帮助。
泽尔达有自己的小说,叫《最后的华尔兹》;
菲茨杰拉德很多短篇小说里的片段都是抄袭泽尔达的日记;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个名字是泽尔达拍板决定的;
《夜色温柔》出版后遭到了评论家们的差评,当时还在精神病院的泽尔达写信安慰菲茨杰拉德:
亲爱的,不要搭理他们,这些人除了《圣经》没读过别的书,他们有什么资格来评论你的小说?你的小说那么美,那么美,是这个时代最优雅的回响。
后来证明泽尔达说得没错,《夜色温柔》也入选二十世纪英语文学一百部小说。
电影《夜色温柔》剧照
时间回到年,菲茨杰拉德和姞内瓦分手后,曾相约毁掉对方的所有书信,姞内瓦照做了,他没有。
直至菲茨杰拉德去世,他的独生女儿整理遗物时,才在一个标记着“绝对私密”的档案夹里找到了这些信件。
在和泽尔达生活的几十年间,我们不知道菲茨杰拉德有没有怀念过他的“黛西”,他是以怎样的心情收藏这些信件也已不得而知。
但我们能看到即便泽尔达生病进入精神病院,菲茨杰拉德都没有放弃过她。
他给精神病院寄钱,挣一百,分给她五十;一有空就安排女儿去陪她,还带泽尔达去旅行。
在因治病分隔两地的十年里,他们一直通信,以“亲爱的”相称,心情好的时候用“最亲爱的”,吵得再厉害,信结尾的时候一定要说“永远爱你”。
菲茨杰拉德一家三口难得的合影
也许爱情对于菲茨杰拉德来说,是他所向往生活的化身。
是财富、是美丽、是梦想,是他生命中最不能舍弃的信仰。
这信仰让他在姞内瓦和泽尔达的关系中,互相毁灭又互相成就。
因为写作,菲茨杰拉德曾一夜暴富,过着盖茨比那样奢靡的生活;
也因为他只有写作,生命后期的他穷困潦倒、精神低迷,几近破产。
他曾像盖茨比一样敞开大门夜夜笙歌,死后的葬礼也如盖茨比一样寒酸简陋、无人问询。
女诗人多罗茜·帕克在他的葬礼上失声痛哭:Youpoorson-of-a-bitch.
在盖茨比寂寞的葬礼上,一名出席者讲了一模一样的话。
也许,菲茨杰拉德很早以前就为自己的人生做好了注脚,他终其一生想要摆脱自己平庸的出身,也终将像盖茨比一样被损毁。
但当时那些初见的美好,如金子般闪耀。
一如刻在菲茨杰拉德和泽尔达合葬的墓碑上,那句《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著名结尾:
“于是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
部分参考资料:
[1]沈诞琦《她毕生藏着菲茨杰拉德的情书,绝口不提:“我就是那个戴茜。”》
[2]北京文艺网《菲茨杰拉德丨他这一辈子,成也女人,败也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