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猫

老祖宗为何从不吃猫看看李时珍本草纲目

发布时间:2024/10/31 13:27:47   
猫是宠物界的网红,和狗一起成为了备受大众喜爱的宠物选项。但猫和狗有很多不同,狗被人类从狼驯化而来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6万年前,猫被人类驯化的历史则相对较短,只有年,而且猫的服从性普遍不如狗。但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中很多人不忌讳吃狗肉,却不怎么碰猫肉,至少在中国民间是这么个状况。其实这种现象的形成与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有关,具体说起来,主要有3方面原因。首先我国养猫的历史悠久,猫一开始就受到农民伯伯的欢迎,一度被视为“神物”,人们还会祭祀“猫神”。仔细看猫这个字,你会发现它和农业生产有很大联系。古籍《正字通》就记载:“鼠善害苗,而猫能捕鼠,去苗之害,故猫之字从苗。”《礼记》中更是对尧舜时代祭祀百神进行了详细描述,百神就包括天神、农神、虎神还有猫神,所谓“迎猫,为其食田鼠也”。想想看,那时候农耕的技术可远没有当下先进,猫可以帮大家抓老鼠,保护农作物,古人为什么要大量吃猫坑自己呢?其次,我们可以看看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关于猫的记载。李时珍描述,猫肉“主劳疰,鼠瘘,蛊毒……然狸肉入食,猫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虽然史书没记载李时珍是否尝过猫肉,但笔者推测,以他的求实性格,多半是进行了尝试的。就算没尝试,他也必定听人谈过这方面。按照李时珍的说法,以猫入食,口感不佳,肉质不如其他的畜类,这也是老祖宗不爱吃猫的一点原因。更何况猫的体积不大,跟猪羊鸡鸭之类比起来饲养价值很低,宋朝人以爱吃羊肉闻名,对猫肉却兴致缺缺。古中国以农业文明为主,所以选择食材必定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猫肉“食之无味”,野猫又不好抓,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关键它还能攀援上树!像猪羊狗鸡鸭,哪个灵敏程度可以跟猫相较?以上种种综合起来,猫肉自然就被古人从主要食材里给剔除了。其三,古人中也不乏猫奴。猫的外表与体型就决定了它会在宠物界吃得开,我们熟悉的很多历史名人,比如大诗人陆游,明朝嘉靖皇帝,都是猫奴。陆游写了不少关于养猫的诗,那首我们都学过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实际上共有2组诗,第一首是这样的:“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外面天色昏暗风雨大作,陆游却缩在屋子里烤火撸猫,何等悠闲自在啊!但要说爱猫,嘉靖皇帝才是顶级猫奴。《万历野获编》记载,他养的那只叫“霜眉”的宫猫死后,嘉靖皇帝“痛惜,为制金棺,葬之万寿山之麓;又命在值诸老为文,荐度超升”。这样的待遇一般的妃子都没有,可见古人爱猫的程度,和现代人是不相上下的。当然,中国人自古对猫的肉不太感兴趣,多少还受民间一些灵异传说的影响。随着科学的进步,大家也知道了猫是杂食性动物,容易感染寄生虫,为了一时口腹之欲冒险,实在得不偿失。爱宠系列:趣说养猫那些事儿京东好评率97%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旗舰店¥22.9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8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