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野猫 >> 野猫的习性 >> 云南首次拍到猞猁,堪称屠狼机器的它们
在云南香格里拉市格咱乡,相关研究团队开展了野生动物调查,近日,在回收的红外相机时,发现红外相机拍摄到了猞猁和其他20多种动物的活动画面,其中不乏多种珍贵野生动物。
猞猁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等地。云南为猞猁分布的南缘地带,在历史上云南一直没有猞猁的影像记录,只有皮张、头骨可以证明它们在云南存在过。所以,此次是云南省第一次拍摄到鲜活的猞猁在野外的踪影。
目前,猞猁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是一种中型猫科动物,外形似猫,但远大于猫咪,因为耳朵上“自带wifi”而具有辨识度。它们拥有强大的战斗力,还被称为是缩小版的“百兽之王”、“屠狼机器”。
那么,猞猁在森林究竟有多可怕?又是什么原因,促使猞猁执着于对狼族痛下杀手?
猞猁
猞猁(shēlì),是猫科猞猁属下所有动物的总称,现存的猞猁共有4个种类:欧亚猞猁、加拿大猞猁、短尾猫以及伊比利亚猞猁,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亚洲北部。其中我国境内分布的主要是欧亚猞猁。
在四种猞猁中,欧亚猞猁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广泛存在于欧亚中北部,也是体型最大,最凶猛的一种。
欧亚猞猁体重在18~30公斤,体型比野猫大4~5倍,属于中型猛兽,四肢粗长矫健,尾巴很短,耳尖上有两个酷似“天线”的黑色耸立簇毛,略显威武又呆萌。
它们大多生活在森林、密林之中,巢穴多筑在岩缝石洞或树洞内。与大多数的猫科动物一样,猞猁也喜欢独居,有着独自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主要以鼠类、野兔等为食,也捕食一些中小型鹿类、野猪。
猞猁谨慎又狡猾,牙尖爪利,具有强有力的咬合力,身姿矫健,弹跳力强,一跃可以跳出2米多高,爆发力很强,速度和反应能力比狼强一些。在没有虎豹的地方,猞猁就是顶级捕食者。
它们捕猎时喜欢在某个地方隐藏很久,待猎物靠近时,突然窜出搞袭击,一击锁喉。它们擅长攀爬、游泳,还会装死。当遇到危险时,猞猁会迅速爬上树躲避,来不及上树时,它们还会原地躺倒装死!
什么原因促使猞猁对狼族“痛下杀手”
在自然界中,食肉动物之间会尽量爆发正面冲突,即使它们有时会不期而遇,顶多就是给对方几个眼神,然后继续自己的行动。毕竟食肉动物的战斗力相当,硬拼的话双方都没有十足的胜算。反正都是吃肉,食草动物也很香嘛,没必要为了填饱肚子,把自己弄伤害,甚至丢了小命。但猞猁却会去主动猎杀狼。
动物学家通过~年的观察,在白俄罗斯的纳利波基森林中观测到16起猞猁杀狼事件,被猎杀的狼中包括了11只幼崽,4只雌性成年狼和1只雄性成年狼。
雄性成年猞猁是“杀狼”的主力军,猞猁还会定期清理自己领地内的狼。那么,猞猁为什么会对狼族充满这么大的敌意?猞猁与狼在同一区域共存,有很强的生存竞争关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狼是一种群居性动物,总是成群结队活动,但实际上狼可群可独。在食物较为丰富易得的季节里,狼通常会单独行动。狼群只有在食物极度匮乏时,在一起捕食大型猎物。而在欧亚大陆4-9月的温暖季,猎物增多,狼更倾向于选择独居,因为在这个时节,孤狼捕食成功率更高,得到的食物也较多,更容易获得能量。孤狼对能量需求量也小,只要捕食小型动物(比如兔子等),就能填饱肚子。
而兔子也是猞猁极其喜欢捕食的动物,猞猁和狼也有其他许多食物都是相重合的,二者之间首先存在食物竞争关系。
另外,狼的存在会对猞猁种群造成一定威胁,虽然成年猞猁体型较大,有能力躲避同体型肉食动物的捕杀,但猞猁幼崽通常毫无自保能力,容易被狼,狐狸等食肉动物捕杀。为了保护幼崽,提高后代的成活率以及维护猎物资源,猞猁通常会趁着每年的4-9月份独居狼变多时,对孤狼和其他存在威胁的食肉动物大开杀戒,定期消除幼崽潜在的生存威胁。同时这一时期,也碰巧是猞猁的繁殖期和哺乳后代的季节。
在这个时期,单独行动的狼对猞猁的威胁不大,当成年猞猁遇到狼时,它们也是选择性杀戮,选择攻击较弱的或受伤的孤狼等。猞猁还仔细搜寻狼窝,然后趁狼父母不在,偷偷深入狼穴将一窝狼幼崽一并扼杀在“摇篮里”。它们也不放过怀孕的或刚经历分娩的母狼,因为母狼的体型比较小,而且这些时候身体又比较虚弱,行动不便,对猞猁而言,比较容易对付。
刚杀死狼幼崽后从洞穴走出来的猞猁其实不仅仅是狼,赤狐、狗獾等食肉动物也会遭到猞猁的毒手,据测定,它们平均16天左右捕杀一只赤狐,每29天杀死一只貉。但是据统计,猞猁猎杀的动物就只有约43%会被它们取食,这也说明了猞猁猎杀食肉动物并不只是为了充饥、获取能量,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保护后代安全。
经过专家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在狼与猞猁共存的森林里,由于受到猞猁的抑制,狼族中狼幼崽的死亡率高达40%-60%,也就是说,有大约一半的幼狼活不到成年,而同一片区域的猞猁存活率竟高达80%。
最后
在我们人类看来,猞猁的这种专挑狼中的老弱妇孺进行杀害的行为,着实是很卑鄙,但这却是它们的生存之道。而猞猁的如此行径,却也对当地的狼、狐狸等动物种群的数量可以有很好的控制,从而达到所在区域物种间数量的相对平衡,这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