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野猫 >> 野猫的形状 >> 摄影师张羽跟着流浪猫走进沉默如谜的城市
张羽,一位来自福建福州的年轻摄影师。
从小喜欢文学的他,在28岁的时候开始认真思考和对待摄影这件事情,并试图在文学和摄影间找到某种可相连接的线索。因为性格使然,他不是一个习惯以项目为单位去拍摄照片的摄影师,更多的是随时随地都揣着相机,用一种细腻与敏感的眼光去观察与记录周遭的事物。在过去四年,张羽大部分的拍摄创作都选择在家和工作单位附近。他镜头下的画面既是碎片化的又是具有统一性的。这些看似随机的影像产物,通过他的人生经历与知识积累,无意识地在彼此之间又组成了一个可被解读的整体。
《猫》这套作品是张羽对自我摄影的一次尝试与突破。以“流浪猫”为意向,张羽把“城市流浪者”这个概念带入进黑白的画面,希望通过情绪与观念上的衔接,把这一系列视觉上有限的所见交织罗列,行成一个完整的主题,并同时保留住影像本身的隐默与诗意。
张羽说:“在编辑这些照片的时候,我也试过为它们写一些文案描述。但是怎么写都觉得是扼杀了照片的力量和外延性。所以最后我决定把话语权交还给照片,如威廉·弗卢塞尔说过的那样,技术性的影像出现,拯救了文本的危机。”
《猫》01
《猫》02
《猫》03
《猫》04
《猫》05
澎湃视界:能否为我们讲一下拍摄这组照片的原因。同时,拍摄和编辑照片的逻辑思路又是什么?
张羽:自从垃圾分类以来,我家小区遍地野猫。有一天我突然发觉它们是这个城市里最顽强的流浪者,它们身上还不时散发着精致与优雅,而这城市里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但人的流浪,更多时候是精神上的,是那些意志上没有了支点的时刻。这是我自己的感触,是我此时此刻费劲用语言来组织出的一部分感受,也是我最初拍摄这组照片的灵感来源。
大概的思路,我是以“猫”为主要意向贯穿整组,在中间有几张为一小组的关联对照,既用来强化照片间的关联,也用来暗示观者注意照片间的关联。
《猫》06
《猫》07
澎湃视界:除了“猫”的出现,在其他图片中又分成纯环境空景和有人物的图两种。我想问下这些展示空景,物体的图,和有人出现的图之间,又是怎样的一种联系?
张羽:蒙太奇没有定式,是创作者对大众心理的主观体察。而实际上每个人的联想都是个性化的,归根结底这里仅仅只能体现出我的。理论的东西我很不擅长,所以也不想过多地谈论。拆解评析的事情可以留给批评家来做,我是不愿意多说的。
《猫》08
《猫》09
《猫》10
《猫》11
《猫》12
澎湃视界:能否谈谈你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有意思的经历。有没有一些打动你的场景和细节?
张羽:很可惜,大多数有意思的经历我的相机都没能拍下来。有一次我去城中村拍照,几个纹身大哥把我围住,很有礼貌地说要检查我的相机,并要求删掉了几张照片,之后也一再向我表示抱歉。我们互相表示理解,这就是传说中的loveandpeace吧。
澎湃视界:你的这种呈现方式是受到了什么样艺术形式的影响?
张羽:我自认为文学对我的影响大于视觉上的艺术形式。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加缪的小说。
《猫》13
《猫》14
《猫》15
《猫》16
澎湃视界:你认为什么是摄影?你是如何看待(理解)摄影这件事的?
张羽:我上高中的时候特别害怕数学,因为数学考试里头的最后一题,永远是那种题目只有一行,下面留的空白却占满了一整面试卷的题。这给人一种巨大的压迫感,我想都不想就会选择放弃。现在这个问题,就有那种熟悉的感觉。
澎湃视界:你有没有什么喜欢的摄影师?你觉得他们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张羽:深赖昌久,寇德卡,张照堂。还有很多很多,很难说完。每次冲击都是:照片原来可以这么拍啊!
澎湃视界:为什么采用黑白,高反差的拍摄形式?
张羽:数码时代我不介意采取什么样的最终输出形式,都是可再选择的。黑白当下看着比较喜欢。
《猫》17
《猫》18
《猫》19
《猫》20
《猫》21
澎湃视界:作为摄影师,你拍摄照片时的思考是什么?你觉得自己的创作有没有一个固定的风格,或者说一系列相近的题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