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野猫 >> 野猫的形状 >> 挡拆最可怕的武器,不用太花哨
约翰-昆德拉教练生前,说起他一手缔造的NBA首个王朝——即垄断50年代初的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的时候,提过个细节:不朽的卷毛眼镜巨人乔治-麦肯,并不像世界所宣扬的,乍一涉足湖人,就天下无敌。他和王牌前锋吉姆-波拉德(据说这个人完成过罚球线扣篮,在20世纪50年代,当然只是据说)的纠纷,几乎持续了整个职业生涯。“他不给我传球”VS“他占据了我的内线进攻空间”——听上去像不像科比和鲨鱼的闹腾?
温和细腻的昆德拉教练,如此解决争端:他设计了“波-麦挡拆”,二人于是各得其所。如果换防,波拉德就把球吊给麦肯,看巨人在对方可怜的前锋头顶得分;如果不换防,于是波拉德轻松以速度摆脱切入得分。昆德拉很得意的说:
“这挡拆只是个简单的小玩意——但真的很成功。”
如他所言,挡拆真的只是“简单的小玩意”,但却能带来NBA的第一个王朝。确切说,这是挡拆最基本的形态:a:内线为持球者设立一个对球掩护,持球者吸引对方的注意,巨人朝篮筐空切,持球者在对方防守错乱的瞬间递球给内线的巨人。最古朴、最完美的双人配合。挡、跑、传、运、默契、接。你做好这些最基础的东西,就能够完成挡拆内切的进攻。理论上,打一组挡拆,你不需要两个无所不能的巨星,而只需要两个各有所长的人:一个善于运球、传球的持球者;一个能像墙一样掩护、像卡车一样终结进攻的长人。
当然,单一样挡拆内切,就能变出花来。比如,90年代初,纽约尼克斯就经常让尤因拉出去挡拆,然后尤因内切要位,接球来背身单打。这比死推活拽、生扛强努的要位,轻松多啦。包括卡尔-马龙和斯托克顿这对史上最经典挡拆组合,也并不总满足于招牌的的挡拆内切(Pickandroll)——邮差挡完人,内切,斯托克顿送球给他,邮差用肌肉震开对方内线上篮,斯托克顿收获一个助攻——他们活到老学到老,在90年代后半段,他们二老更多采用挡拆外切(pickandpop):邮差为斯托克顿第一百万次挡完人,然后走到他的投篮点(通常是左翼),斯托克顿会把球吊给他,让他以中投来解决问题。
挡拆外切比内切,自有其好处:不那么致命,但内线切出接球后,战术选择更多样,传球空间也更广阔,更容易。比如,邮差空位接到斯托克顿的传球后,既可以选择中投,也有充裕的空间,再向内线塞球。而他的一手中距离投篮,和他的面筐进攻技巧,也有了发挥的余地。
实际上,自打21世纪以来,挡拆内切是日益稀有了:没哪个球队会敞开内线,让你往里塞球,同时,大批欧洲长人涌入NBA,他们没有邮差的肌肉,但有一手好跳投。然后呢,年后,联盟又格外优待后卫突破,所以,出现了以下案例:
德隆—奥库、纳什/基德/特里—诺维茨基、保罗—大卫-韦斯特、皮尔斯/朗多—KG、卡尔德隆—波什/巴亚尼、科比/加索尔。可以说,挡拆外切是欧洲大个子射手安身立命的看家法宝。大个子们的跳投能力,是这一招的基础所在。
当然,这年头的控卫并不都喜欢分球。所以挡拆外切有了种新应用法,更接近于挡拆切出(pickandsplit)。比如,勒布朗-10季在骑士和大Z打挡拆时,就介于挡拆外切和挡拆切出之间——总之,大Z往外撤,拉空内线,勒布朗选择传球给大Z中投,或趁内线空虚一头钻进去。同理适用于当年开拓者罗伊和普尔兹比拉的配合、掘金时期的比卢普斯和肯扬-马丁组合、山猫时期的费尔顿-迪奥挡拆外切,于是,挡拆外切就不再是进攻的终结方式,而是一个起手式。大个子策应者于是找到了新的花样——对此应用最漂亮的,当然还是-06季纳什-迪奥挡拆外切+迪奥外围策应了。
如果大个子没有策应、不会跳投,那就只好发挥一副好骨肉了。比如骑士时期的勒布朗和瓦莱乔、勇士曾经的巴伦-戴维斯和别德林斯,都是如此。哈登在雷霆度过的三年,其实也就是和科里森右翼玩挡拆切出三年。科里森没有靠谱的进攻手段,投篮也不够准,但他有高质量的掩护,外加聪明的走位。所以,他总能给哈登把对手挡开,让哈登迈开步伐到篮下找犯规。本季的阿西克论走位不及科里森,但体型敦厚,足以卡开一切对手。
最后,当你玩挡拆玩出了名,全世界为了防患于未然,没等你空袭,先挖防空洞,比如,提前摆出包夹持球者的姿态……这时,你就另有一招好玩了:假挡拆(pickandfade)。大个子大大咧咧,假装要过去给后卫挡人,对方预先摆架子,忽然大个子神龙摆尾回马枪走开,一个空位出来了……这时,防守端的二位就被晃了点。保罗当年在黄蜂,和大卫-韦斯特常玩这招。但这招得慎玩:不是保罗、纳什这种级别的控卫,敢玩这招,很容易给自己挨包夹。
如是,你可以大致归纳如下。所谓挡拆,万变不离其宗:
一是挡拆内切,最古典的套路:用这招,须得后卫能传球、内线得有袭篮能力。当年斯托克顿和邮差把这打成了招牌,此后纳什+斯塔德迈尔、帕克+邓肯玩这招煞是华丽。
二是挡拆外切,21世纪尤其流行:这套路需要后卫能突破,内线若非会中远投,就得会传球,比如德隆+奥库、保罗+韦斯特、纳什+弗莱,都玩这招格外溜。
三是假挡拆,这招KG+朗多玩得虚虚实实,是看家法宝。黄蜂时期的保罗+钱德勒,也曾如鱼得水。
四是纯定位掩护,近两年得分型控卫盛行,这招就流行开来了。内线只当个墙的作用,比如当年开拓者,普尔兹比拉提外线给罗伊挡人、博古特给詹宁斯挡人,现在的阿西克给哈登挡人,给后卫突破的机会,即是如此。
当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防挡拆的,也自有其套路。
其一是换防,年前后东鹰队西掘金,都爱这么玩。好处是:迅速换防,不会给对方空位投篮机会;坏处是:对方可能就趁换防错位揍你。
二是人盯人,内线管自己的,后卫绕掩护追(好处是能堵内线,坏处是会放空外线,朗多常获得这待遇)或挤过掩护(好处是让对方投不了三分,坏处是会给对方突破的机会,库里常获得这待遇)。
三是局部夹击,二防一。好处是能制约持球者,坏处是会放空内线或弱侧射手。比如:迈阿密热就特别喜欢这个——所以他们常会漏三分球。
四是延阻+换防,这点最难:需要后卫和内线都有极高超的防守能力,外加足够的默契。比如:马刺当年打太阳常用这招:邓肯先侧身换防一下纳什,等帕克绕过弯来了,再换防回来。
如是,防挡拆从来没万全之策,你总得按一头放一头,两害相权取其轻。理论上,最难防的挡拆组合是这样的:持球者能突、能投、能传;内线则能挡、能袭内线、能中投。所以好挡拆组合,可遇而不可求。像当初的纳什和斯塔德迈尔、如今的邓肯和帕克,都算是命好遇到了彼此。至于斯托克顿和邮差这样的妖怪组合,更是百年一遇——世上可能出若干个斯托克顿,可能出许多个邮差,但安排在同一个时代,在同一个球队相遇,天意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