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猫

猫咪为什么只对人喵喵叫

发布时间:2025/4/20 12:59:14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

猫咪为什么只对人喵喵叫

一天疲惫的打工结束,你前脚刚踏进家门,猫主子就立刻扑向你,一边用爪子拍你一边“喵喵”叫。你自动转译了猫语“铲屎的,我饿了”,开始准备猫粮。

你边打开罐头边寻思:为什么猫咪一见到人,就会“喵喵”叫个不停?

其实,刚出生就能发声的小猫,也会通过“喵喵”叫与猫妈妈进行交流,但长大成人后的猫咪,却很少对同类“喵喵”叫[1][2]。大多数时候,它们的沟通依赖于视觉、触觉和嗅觉信号[2]。

想和朋友聚会时,猫咪会留下尿液或粪便标记,告诉对方“我在这里”;当朋友出现时,猫咪就抬起尾巴向上,把耳朵向前转动,传达友好信号;打算进一步亲密时,它们还会邀请同伴帮助清洁自己的脸、脖子和耳朵[3]。

可面对人类时,无论大猫小猫,都摇身一变成为“喵喵”叫制造机,围绕在你身边,“喵喵”长、“喵喵”短。韩国科学家们就曾对比了家猫在面对陌生人、大玩偶靠近等5个不同情境下的反应,结果发现,它们只有在人靠近时才会“喵喵”叫[5]。

“喵喵”叫凭借什么过人之处,成为了猫咪与人类的交流密码?

猫咪会通过探索如何操纵周围的环境,来得到它们想要的东西。在人类附近生活了近一万年的猫咪观察到,捕捉气味的能力不到自己五分之一的人类[2],却对声音的反应很敏锐,连刚出生的婴儿都能分辨语调的高低变化[6]。所以先哲猫决定,与其黏着人类,费劲学习眼神交流,不如用声音来拿捏人类。

通过试验各种声音模式,猫咪发现音调更高、更短促的“喵喵”声,似乎能让人类觉得没有威胁性,轻易就能吸引人类注意[7]。

一项英美联合研究发现,在向人类索取食物时,猫咪会在饥饿时发出的“呼噜呼噜”声里加入“喵喵”叫[2]。“喵喵”比“呼噜呼噜”的音调高了近14倍,与婴儿哭泣的声音频率非常相似,直击人类的育儿本能[2][8]。即使是不养猫的你,也会在一声声带着恳求和撒娇意味的“喵喵”叫中“警铃大作”,下意识模仿逗小孩儿的方式,拿起逗猫棒或抛接球讨猫咪欢心,生怕委屈了它。

而当小猫蹲在猫碗旁边“喵喵”叫你时,你还会边准备猫粮,边宠溺地和它说话。一项澳大利亚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宠物导向的语言(pet-directedspeechPDS)和婴儿导向的语言(infant-directedspeechIDS)非常相似,和猫咪说话的你,如同新手妈妈在哄小宝宝,音高更高,句子更短,喜欢重复同样的词语,和成年人的说话风格完全不同[9][10]。

在你的养娃模式下,猫咪对你的依赖从小持续到大,充满“小心机”的“喵喵”叫也越来越有针对性。

在一项分析猫与人类交流行为的研究中,近八成的猫都表现出对主人和物品之间的观察,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根据主人的不同反应改变自己的行为[12]。一开始,你家猫咪可能随机“喵喵”,随着与你相处时间和场景的增多,它默默记下了每一次得到你回应的“喵喵”特性,并通过“喵喵”叫声调和持续时间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各种需求[13]。

瑞典科学家采集了58只猫在门或窗前等待、索取或接受食物等六种日常生活场景里发出的“喵喵”叫,结果发现,猫在欢迎主人回家、和人玩耍的时候,叫声上扬且短促;但当它们被放入猫包去看医生时,就会降低音调、拖长声音来表达不满[14][15]。

而你与猫咪也在持续的互动中逐渐形成默契,发展出一套独一无二的“喵喵”叫沟通模式[2]。比如,猫咪趴在你的膝盖上,发出一声夹着颤音的喵,你就会主动摸摸它的肚皮;你边吃薯片边看剧时,猫咪跳上沙发兴奋地喵喵两声,你就知趣地掏出猫咪零食邀请它一起追剧。

不过,“宝想要,宝得到”的“喵喵”技能,并不是所有猫都能拥有。鲜少与人类社会接触的野猫,“喵喵”叫的频率会随着它们长大逐渐减少[1][13]。而一直被你以养娃模式“供奉”着的猫主子,即使年纪大了有些健忘,却依然会对着你“喵喵”撒娇。

表面高冷的猫主子,其实一直在默默努力给你专属宠爱,你的有求必应,就是它们最大的动力。毕竟人类嘛,努力就是为了让猫过上美好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9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