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猫是和人类关系最亲密的动物之一,很多人都有过养猫的经历。对于自家的猫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家猫主人通常都十分自信。不过,当家猫主人离开家后,离开主人视线的家猫会适应没有主人陪伴的生活吗?它们是否会出现一些异常行为?主人离家后,13.5%的家猫出现异常行为为了探索这个问题,不久前,巴西茹伊斯迪福拉联邦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展开了调查。科研人员向只家猫的主人发放了调查问卷,其中的问题包括:描述自己平时和家猫的互动情况,家猫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子的,主人不在家时家猫是否会出现一些异常行为,等等。参与调查的家猫主人会对这些问题进行仔细回答。最后,科研人员对问卷进行回收、统计和分类,结果发现,只家猫之中,当主人不在家时有30只家猫出现了“异常行为”,所占比例约为13.5%。这30只出现异常行为的家猫中,20只家猫出现破坏性行为,19只家猫过度发声,18只家猫未在正确的地点排尿,16只家猫出现抑郁,11只家猫变得有攻击性,11只猫躁动不安……需要注意的是,有时一只家猫可同时出现多种异常行为,比如有的家猫在主人不在家时会同时表现出躁动不安、嗷嗷乱叫、攻击性增强等,和主人在家时的乖乖表现“判若两猫”。看似“高冷”的家猫,内心却对人类很依赖那么,这个结果说明什么问题呢?在以往,人们普遍觉得家猫是一种“高冷”的宠物,经常对主人不屑一顾的它们如果有独处的机会应该会感到很开心。然而,这个调查结果却说明,经过长期的驯养,家猫已经与人建立了亲密的联系。尽管它们经常看上去一副高冷的模样,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都不关心,但它们已经在心理上对主人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正是由于这种心理依赖,当主人离开家后,一些家猫会变得不知所措,行为失常。而当主人回来后,它们的行为模式就能很快“步入正轨”。图:一只很享受和主人互动的家猫“陌生情景实验”,揭示家猫的社会认知能力被严重低估在对脱离主人的家猫进行异常行为调查之前,年,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也进行了一项“陌生情景实验”,来测试猫对主人的依赖程度。结果发现,家猫的社会认知能力和对人类的安全依赖被严重低估了。“陌生情景实验”最先是科学家用来测试人类婴儿对照顾者的安全依赖程度。实验方法是:照顾者(婴儿的父母或保姆等)把婴儿带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然后离开一段时间再返回。见到照顾者回来后,婴儿通常有两种反应:有安全感的婴儿会迅速进入放松的状态,继续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没有安全感的婴儿则会向照顾者“求抱抱”(也就是在心理上寻求安慰)。调查发现,参与“陌生情景实验”的婴儿,大约有65%会在照顾者返回后表现为有安全感,大约35%表现为缺少安全感。参照这种方式,研究人员也对家猫进行了类似的测试,测试的家猫包括幼崽和成年个体。在测试中,主人和家猫来到一个新房间里,一起待2分钟;接着,主人离开,让家猫独自在新房间中呆两分钟;最后,主人再返回,研究人员记录家猫重新见到主人后的反应。图:主人返回后,一只表现为有安全感的家猫结果发现,大约64.3%的家猫幼崽在新房间里再次见到主人后,表现为有安全感,它们会继续探索房间;35.7%的家猫幼崽再次见到主人后,表现为缺乏安全感,它们会远离主人或者跳到主人的身上,和主人紧紧地“粘”在一起。而在成年家猫中,65.8%表现为有安全感,35.7%表现为缺乏安全感。图:主人返回后,一只表现为缺乏安全感的家猫家猫对人的安全依赖情况和婴儿对照顾者的安全依赖情况是如此类似。这说明,家猫对人类的心理依赖是普遍存在的,大多数家猫会把人类作为舒适的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家猫成年后,这种对人的心理依赖会处于稳定状态。而这种现象,也是家猫具有较高的社会认知能力的体现。较高的社会认知能力,是家猫得以在人类社会占据重要地位的关键所谓社会认知能力,是指个体对各种社会信息进行收集、理解和加工的能力,包括社会线索感知、经验分享、心智化能力、情绪的体验和调节等方面。人类和动物本处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但由于长期的相处,家猫已经很好地融入了人类社会,并在人类社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这种“地位”的取得,和家猫具有较高的社会认知能力密不可分。图:博取主人的同情,家猫有时一个眼神就够了家猫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善于“审时度势”,善于博得人类的同情、唤起人类内心的温情。而这,也是家猫容易被人接受和喜爱的主要因素。纵然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有时也会被一只家猫“喵喵”的叫声叫得心软,然后毫不吝啬而又心甘情愿地把食物放在家猫面前——这就是家猫的魄力。在幼崽时期,家猫的社会认知能力还较低,不能很好地“读懂”人类的心理(但尽管如此,实验中家猫幼崽和人类婴儿却有着类似的反应,也难怪许多人会把家猫当成自己的孩子)。到了成年时期,随着家猫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它们越来越能理解到主人的心思,并开始利用和主人之间的感情纽带,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宠爱。人类与家猫的亲密关系是从何时开始的?据动物学家估计,目前全世界的家猫数量达到6亿只以上,远远超过所有野生猫科动物的数量之和。发展成如此庞大的规模,并和人类形成如此紧密的联系,家猫不过用了数千年的时间。图:古埃及壁画中的猫在20世纪,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根据古埃及绘画中出现的猫的形象,一致推断最早在公元前年左右,野猫在古埃及被驯化成家猫。然而到了21世纪,考古学家在欧洲和亚洲交界处的岛国塞浦路斯一座年前的古墓中,发现了与人骨紧挨着的猫骨,人类开始驯养家猫的时间由此又提前了年。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和比利时皇家自然科学学院的古生物学家,研究了在非洲、欧洲和亚洲西南的考古现场发现的多只有到多年历史的猫的遗骸。通过分析这些猫的骨头、牙齿、皮肤和毛发的DNA,科学家发现所有的家猫都是由非洲野猫驯化而来,最初的地点发生在“新月沃土”。图:“新月沃土”也叫“肥沃月湾”,指非洲东北部、西亚、两河流域及附近一连串肥沃的土地,犹如一弯新月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在“新月沃土”定居,并种植农作物。随着农作物的增多,老鼠等啮齿类动物也多了起来,而非洲野猫则被啮齿类动物吸引而来。当时的农民应该很欢迎非洲野猫,因为它们保护了粮食的安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与非洲野猫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基于行为的选择,人类最终开始驯化野猫。图:非洲野猫,家猫的祖先,属于猫科猫属野猫种接着,由非洲野猫驯化而来的家猫被迁移的农民逐渐带到了其他地方。在古埃及,家猫得到了人们极多的宠爱,它们死后还会被做成木乃伊。在公元10世纪之前,家猫已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很多地方定居。图:非洲野猫捕捉老鼠,人类最初驯化它主要就是因为它的这种技能对家猫遍布全球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是15到17世纪“发现时期”欧洲人探索世界的各种航海活动。当时,众多家猫被船员带到船上,一方面用来作为“辟邪物”,另一方面用来捉老鼠。就这样,家猫随着船只进入了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区,和人类一起开辟了新天地。写在最后家猫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在食物、生境和气候方面有着很强的适应性,繁殖能力在猫科动物中数一数二,这是它们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而较高的社会认知能力,善于观察和“利用“人类的感情,博得人类的喜爱,则是家猫在人类社会中占据重要位置的重要原因。如果你发现当你离开家后你的猫出现了一些异常行为,不要觉得惊讶,因为在家猫心里,你早已是它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心理上它对你有着很大的依赖。所以,当你返家后,记得抱一抱早已等得十分焦急的猫。这1万年来,家猫一路走来也不容易……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6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