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野猫 >> 野猫的习性 >> 庄子的逍遥游我们是灰雀,还是鲲鹏
《逍遥游》一文是《庄子》一书内篇中的第一篇,“逍遥”就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约束、自由自在地活动。其实在中学的课文中就摘录了《逍遥游》的第一部分,开篇第一句就是“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对此,应该很多人仍会觉得印象深刻。
《逍遥游》先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全文主旨,而庄子为了表达这一观点,就以恣肆汪洋的文风、诡谲神秘的方式,描写了一只体型大到几千里的鲲变化成为脊背有几千里的鹏,然后从北方的大海振翅高飞九万里到南方的天池。而寒蝉和灰雀却讥笑鲲鹏,认为到九万里的高空向南飞是“痴人说梦”。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寒蝉和灰雀受先天条件所限,“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接着,庄子说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做春五百年当做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做春八千年当做秋。彭祖到现在还是以长寿而闻名,人们与他相比实在是可悲。以此说明身处位置的不同、思维的不同、眼界的不同、能力的不同,也就会形成不同的认知模式。并以此来说明一些事情不被人理解是因为受认知所限的缘故。
庄子说宋荣子的德行已经被世上的人们赞誉,但依然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因为他只是可以清楚地划定自身与外物的区别、辨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列子能驾风行走,但这样做虽然免除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依凭。所以,庄子认为即使是宋荣子和列子也没能够达到最完美的境域,不能算是完全的逍遥。那庄子认为的完美状态是什么样的呢?“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意思是: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层面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内心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追求名誉和地位。这就是庄子认为的真正的逍遥,“无己”、“无功”、“无名”,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以上就是中学课本中摘录的部分,而接下来所说的就是课本中没有的内容了。庄子通过举例进一步阐述了无己、无功、无名的思想:
尧打算把天下让给许由,但被许由拒绝了,许由说:“你治理好了天下而让我来替代你,是因为我追求名声吗?‘名’是‘实’所派生出来的,我对这些不感兴趣,天下对于我来说也没有什么用处!我不会越俎代庖的!”
然后庄子又讲了另一个故事。肩吾向连叔求教,认为“接舆大话连篇,不值得相信”,连叔就让他描述一下接舆所说的话“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人,皮肤润白像冰雪,体态柔美如处女,不食五谷而吸清风饮甘露,乘云驾龙遨游四海之外。他可以让世间万物不受病害,年年五谷丰登。”连叔听后对肩吾说:“你就是思想上聋和瞎之人,那位神人的德行已与万事万物混为一体,他不会被外物伤害,也不会被滔天的大水淹没,即使天下大旱能融化金石他也不会感到灼热。这样的人,对忙忙碌碌管理天下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兴趣。”
从以上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许由和接舆所说的神人不贪图任何世间的名利,反而成就了自己高尚的德行,而这种无己、无功、无名的思想也正是庄子极为推崇的。肩吾不认为神人是真实存在的,是因为自身条件所限,而接舆和连叔却对此极为认可,是因为他们的认知更宽广。
在全文的最后一部分中,庄子先讲了两个简短的故事:北方的宋国人到南方的越国贩卖帽子,但越国人不蓄头发用不到帽子;尧治理好天下去拜见了四位得道高士,不禁怅然若失,忘记了自己本该居于治理天下的地位。这两个小故事主要说明了“物未尽其用”的道理,进而引申出后文庄子的“无用之用”是“物尽其用”的观点:
惠子对庄子说“我用楚王送我的大葫芦种子培育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这个葫芦去装水,其坚固程度都承受不了水的压力,而且它大的都没地方能放下,我看它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砸烂了。”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户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业,为此他们会制作一种不皸手的药物。有个游客听了就以百金的价格买了此药的药方,刚好越国正向吴国发难,他就将此药方进献给了吴王,吴王因此在冬天的水上与越军交战时大败越军,于是就划割土地封赏他。同样的药,有人能获得封赏,而有人只能获得百金,这就是使用方法的不同。如今你有这么大一个葫芦可以用来制成腰舟,浮游于江湖之上,而你却将他砸烂了,看来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惠子又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叫‘樗’,长得歪歪扭扭,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木匠连看也不看一眼。就像你现在的言谈,大而无用。”庄子说:“野猫和黄鼠狼可以猎捕小动物,而那斄牛庞大的身体像天边的云,本事再大也不能捕捉老鼠。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用处,为何不把它栽种到无边无际的旷野,这样它也不会遭受刀斧的砍伐。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但也没有什么困苦啊!”
以上这部分惠子与庄子的对话,体现出了庄子认为任何物都会有自己的用处,只是看它是否在合适的位置上。所谓的“无用”,也只是世人的看法,这就像寒蝉和灰雀,怎么能了解鲲鹏呢?对于惠子认为庄子的言谈没有用处的观点,庄子认为即使看似无用,但对自己也没有任何伤害,这其实也是一种“无用之用”。
综上来看,庄子认为要想达到逍遥自得的心态,必须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而这些对于世人而言是难以理解的,就像灰雀和寒蝉。世人认为的“有用”是建立在为己、为功、为名的基础上的,无己、无功、无名自然成为了无用之谈,但这“无用”恰恰就是庄子所推崇和珍惜的。所以,在庄子的哲学思想中,顺乎自然、超脱现实、不滞于物,就是为了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感谢大家观看我的原创文章,喜欢的朋友不妨点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