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猫

中国人的餐桌上,为何极少出现猫肉是因

发布时间:2023/4/13 13:53:48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m.39.net/pf/a_6169140.html

若论“吃”的境界,放眼全世界,中国认第二,恐怕没人敢认第一。

这可不是“生在本土”的迷之自信,就说那些遭外国人嫌弃的动物内脏、蹄爪等部位,在来到我国之后,经过煎、炸、焖、煮、炖等等一系列烹饪手法,总能将其变得美味可口。

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水里游的,可以说从古至今,凡是带肉的动物,很少有能逃下中国人餐桌的,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猫”。

各路吃货常常为“是否该吃狗肉”,而争得面红耳赤,但与狗同一级别的“猫”,却并没有什么存在感。

虽然在两广地区也有“龙虎凤”,就是将蛇、猫、鸡一同炖煮的菜码,但在大多数人看来,吃“猫肉”毕竟不是传统行为。

即便是翻阅古籍县志,也极少能发现关于猫肉的吃法,纵然生活中如此常见,“猫”最终还是被中国人的餐桌拒绝,仅仅是因为它长得可爱吗?

其实不然,看过下面这3个原因,或许您就明白了。

No.1味道欠佳

曾看过这么一句话,能够让中国人拒绝的食物只有两种——要么太贵,要么难吃。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记载:然狸肉入食,猫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

意思也不难理解,就是说猫肉的味道差,不适合做食物,所以吃的人自然就少了。

甚至有些品种的猫,宰杀之后皮下油脂泛黄,发酸异常,即使加各种香料烹制,味道也是难尽人意。

No.2卫生问题

抛开长居室内的“宠物猫”不谈,在农村,无论家猫还是野猫,都是处于食物链顶端,除吃五谷杂粮外,还会四处游逛,以“鼠蛇野物”为食,其健康程度可见一斑。

但市面上的“猫肉”,大多数都是从农村收购、陷阱偷猎而来,毕竟不能像“猪、牛、羊”等,可以进行规模养殖,在健康卫生方面,更是难以受到监管。

如果说“难吃”尚能接受,那这难以名状的卫生程度,就能劝退一大波“老餮(tiè)”了。

No.3信仰与迷信

《礼记·郊特牲》中有记载: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

这是一段关于“腊祭神灵”的描述,“猫”就在其中,因为它吃危害农作物的田鼠,有功于农事。

并且坊间还流传,猫是可以“通灵”的,虽然是“绝对的迷信”,但在华夏文明的悠悠长河中,这种封建的思想,已经深深烙在了人们心中。

很多地区对“猫”供奉膜拜还来不及呢,怎敢起馋欲将其食之呢?

——轻肥说——

虽然喜吃猫肉者极少,但终究还是存在的,年时,我到过广西桂林下面的某个县城,当地市场中就有贩卖猫肉者,猫被宰杀时,叫声实属凄惨,身处其境,对心理上有很大的震撼。

说这些并不是要反对吃猫肉,毕竟万物相生相克,皆有定律。

旨在提醒各位吃货:从健康、卫生方面来看,猫肉并不具备任何优势,更何况古人都不吃它,我们还是尽量少吃为上。

至于最后如何定夺,那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本文由

轻肥食谱原创,专注美食多年,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0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