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野猫 >> 野猫的繁衍 >> 儿童友好幸福家芒种,忙种儿童友好
经过半个月的时光流转,“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孩子们在“儿童友好·幸福家”自然教育实践基地温室中种植的玉米种子,已经在培养钵中破土发芽,并欣欣然长出了三四片真叶。
6月11日下午,正值芒种时节。我国自古就有“芒种芒种,连收带种”的谚语,而“芒种”的字面意思就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水稻快种。趁着种植的大好时光,沐浴着仲夏时节的阳光,“儿童友好·幸福家”自然教育实践基地迎来了一帮勤劳的种植小能手,大家一起动手来种下玉米幼苗,播撒下水稻种子。
种
玉米
先来看一看我们可爱的玉米幼苗吧,数一数经过风吹日晒、小鸟觅食后,还有多少棵幸存的小苗吧!看似寥寥无几的小苗,竟然一共有36棵哦!
根据玉米幼苗生长的需求,我们的基地中先为它们选定一个阳光充足、土壤适合的家吧。看,螺旋花园附近的紫薇树旁,阳光、土壤都适合,就在这里给小玉米们安家吧。
你知道吗?种植玉米可不是简简单单的的刨坑、种下,也是需要测量、计算、排列组合等数学知识的。玉米种植不能疏密不分、杂乱无章,想让它们有秩序地排排站,就要充分考虑玉米植株之间至少需要间隔20-30厘米。如果36株幼苗种植3行,需要多大的土壤面积呢?同学们开动脑筋运用所学的知识,以步当尺成功确定了玉米地的长宽位置。
为了让玉米幼苗更好地扎根生长,必须要将土壤翻土至少20-30厘米深。看起来硬邦邦,长满杂草的土地,这应该是个不小的挑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好我们的松土神器——省力深翻器,大家撸起袖子齐上阵,一起快乐翻土吧。
将尖尖的长齿用力插到土壤表层,咦?为什么即使力气最大、个头最高的男生站到深翻器上,它还是纹丝不动呢?真正干起来,同学们才发现即使有了神器,翻土劳动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是需要力量和技巧的。
/////////
在力量与劳动经验兼备的李玉涛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和家长纷纷拿起翻土器、铁锹、小铲共同上阵,在大家挥汗如雨的齐心合力之下,终于完成了翻土并挖出了36个小坑,可以开始移植啦。
4
小心翼翼地连同培养钵中的土一起将玉米幼苗拿出,种到属于它们的小坑中,覆上土将它们固定,然后喂它们喝上来到新家后的第一口水。
伴随着玉米幼苗的种植成功,同学们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农民伯伯劳作的辛劳以及饱含着“粒粒皆辛苦”的粮食的得来不易。
一起和玉米小苗合个影吧,希望它们能够在我们的自然实践基地中沐浴着阳光雨露,和同学们一起茁壮成长,也期待能够在秋天收获金色的喜悦。
有芒的水稻
种起来
芒种节气的第二个重要的任务是“有芒的水稻快种”。在简单了解了芒种节气与水稻的关系,以及水稻种子育苗条件、种植要求后,孩子们转战到温室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水稻种子播种。
经过上次玉米种子育种的实践活动,同学们俨然一个个熟练的小稻农。看他们根据种子数量对种植所需的培养钵进行排列整理,运来种植土壤并用筛网筛出种植可以用的细土,创建水稻种子舒适的床;每个培养钵中播下3-4粒水稻种子,再筛上一层细密的土壤覆盖住种子,仿佛给它们盖上一床薄被子;最后用清澈的水浇灌一下,来唤醒沉睡的小种子。
整个播种过程,大家有序分工、团队协作,一起筛土、播种、覆土、浇水。一番操作下来,近三百粒种子被成功播种啦,让大家一起静待它们的萌发吧。
小刺猬的
意外
在自然教育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在基地的草地上发现了一只小刺猬,虽然满身的尖刺仍然坚硬,但是却已经意外死掉了。在感叹惋惜的同时,同学们在远离基地水塘的一个角落,挖了一个深深的坑,将小刺猬埋了进去。
小刺猬作为生活在城市中的野生动物,在人类的周边小心翼翼地生存着,它们的生活作息被迫像我们一样“晚九朝五”,在面对人类带给它们生存的影响之外,还要面对流浪猫带给它们的生命威胁。
江灏老师在往期自然阅读活动中曾经提到,人们眼中或乖巧或可爱或慵懒的野猫,实际上是很多小型动物和小型鸟类的生存威胁。所以,在考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之前,首先要清楚流浪猫不同于本土自然界中的捕食者,所以建议大家减少对流浪猫的特别关照。
虽然小刺猬的意外让大家很遗憾,但是也曾经有人在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场区内见过刺猬的一家大小,希望在城市的人头熙攘与车来车往夹缝中努力存活的它们能够安好,也希望为儿童搭建的“儿童友好·幸福家”自然教育实践基地能够成为它们生存的幸福栖息地。